从去库存周期转入增库存阶段
“现在天然橡胶销售不顺畅,轮胎企业的原料库存又比较高,走货速度因价格下跌而变缓,市场情绪转向负面。”在上期所和永安期货日前于杭州联合举办的“橡胶期货市场研讨会”上,华北地区某天胶贸易商道出了近期天胶市场急转直下的原因。
自2月中旬开始,天然橡胶价格便一路下滑。以期货价格为例,主力1705合约已由2月15日的高点22310元/吨下跌至目前的18360元/吨,累计下跌3950元/吨,跌幅近18%。
在期货价格走低的同时,天胶现货价格也出现大幅回落。据生意社监测数据,从2月中旬至2月24日,天然橡胶现货报价已经跌至17600元/吨,跌幅近15%。
在生意社天胶分析师陈玲看来,天胶价格急转直下,一方面是近期国外天胶市场局部供应增加,主要是泰国橡胶放储;另一方面是国内青岛保税港区橡胶库存大幅增加。截至2月中旬,青岛保税港区橡胶库存为15.66万吨,较1月中旬上涨28.56%。
从供应方面来看,尤尼科青岛贸易有限公司期货交易部总监冯莉表示,2017年全球天胶将再次进入增产周期,全年天胶产量增速将保持在4%左右。她说,受不利天气尤其是洪水影响,去年全球天胶供需实际缺口可能在30万—35万吨。
“洪水对天胶产量的影响在1—2月更加明显,预计2017年全球天胶产量也会受到洪水影响而减少15万吨左右。不过,在新的开割季这部分减产的影响会被一些因素抵消,比如提前停割、单产上升、割胶面积上升、胶农积极性上升等。”冯莉说。
在她看来,2017年全球天胶供应的不确定性在下降,极端天气对天胶的影响会减轻。如果不出现极端天气,天胶供应增加的可能性极大。“供应增加主要因为近年价格回升,开割面积增加。前几年由于价格低而无法开割的面积释放,树木养护也有所增加。同时,部分区域由于2016年雨量充沛,可能会提前开割。”
据介绍,2016年开割时,天胶的价格比较低,出现部分弃割现象。“国内的生产成本最低是12000元/吨,天胶价格在15000—16000元/吨时,胶农可能会观望一下。在价格上涨后,胶农开割的积极性比往年要高一些。”冯莉表示。